lucy1668      2024年04月04日 星期四 上午 7:48

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懂经济学,不仅可以锻炼逻辑推理的能力,还能增加他对数学的兴趣,将来长大成人,懂经济学和不懂经济学的人,看待同一件事情,会比同龄人多一个做决策的参考。

尤其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经济学懂的越早,越能避免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如果你是创业者,那么多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决策,也会多一份成功的机率。

决正财经 专注知识科普

9大实用经济学常识

建议关注收藏

递减视角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个规律常用于消费场景,当你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时,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简单来说,就是饭不能吃得太饱,可乐只有第一口是最爽的。人的需求都是有限的,当需求得到满足后,继续增加消费量,无法带来更多的满足感,这就是边际递减。

机会成本

常言道,有舍才有得。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经济学认为,资源都是稀缺的,一种资源的利用,当人们做出这项选择时,就必须放弃其他的选择,而这种放弃就产生了机会成本。

比如你在约会时没法工作,在工作时没法约会,如果此时你的业绩严重下降,说明感情这项决策的机会成本很高,从经济学讲,你可能需要及时止损,避免丢失竞争力。

供需关系

供不应求,粥少僧多,物以稀为贵,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说的都是供需关系,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

具体解释为,在市场经济中,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增加时,价格会下降,反之当市场上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升。

消费者剩余

自从有了明码标价的超市,去菜市场砍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在逛商场的时候,人们还是喜欢砍价。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就是消费者剩余,它衡量了你在购物时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这笔利益不是实际增加的收入,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你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生产者剩余

有消费者,就有生产者。

所谓生产者剩余,就是在市场交易中,厂商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接受的价格之差。某部电影以不低于10元的价格销售,而消费者愿意出40元购买,那么电影公司以四十块钱的价格出售,生产者剩余就是30元。

而当我们把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加起来,就得到了社会总剩余,即总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买者的实际支付+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

中间两项抵消后,社会总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卖者的实际成本。以上两个概念在财政政策、福利分析等方面十分实用。

市场失灵

人们都喜欢买最好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在市场中花钱捡破烂。

所谓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配置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该用钱的地方没有钱用,缺钱的地方一直缺钱。

一般认为,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不完全信息等因素

公共物品

如你所见,道路、公园、图书馆等都是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享用,但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的方式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而且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

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也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产和消费的行为中,对其他经济当事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施加的有益或有害影响的效应

外部性一般又分为外部正效应外部负效应

好的或积极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正效应,比养蜂人的蜜蜂有利于花粉传播,可以给果农带来好处。

坏的或消极的影响,被称为外部负效应,比如造纸厂会污染环境,给其他的人造成损失,而造纸厂并不把这种损失计算到它的纸张价格之中。

因为资本都是逐利的,自私的。所以当外部效应出现时,一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去调节社会资源的效配置,这时就需要政府出马去监督管理,承担起这份责任。

垄断

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古代中国的盐、铁、茶长期属于官营垄断事业,因有暴利之故,当国家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就可以贴补国用不足,实行禁榷(垄断)制度。

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垄断指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对经济的影响很大。

通常会导致低效率、分配不公、抑制竞争、价格上涨等问题。

以上9个财经知识你记住了吗?

今天的知识分享就到这,决正财经是一个科普经济学常识,偶尔聊聊投资决策的财经博主,点个关注,带你一步步看清生活中的财经真相。


9大常用的经济学知识,你知道几个?(建议收藏)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