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1668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下午 23:47
2024年3月27日,继2021至2023年陆续发布30部业务操作指引后,上海律协全新发布了14部业务操作指引。本次操作指引涵盖了并购重组、国际贸易、国资国企、环境资源与能源、劳动与社会保障、现代物流
本指引并非
业务操作指引(2024)
第一章
总则
标资产、标的公司或其他组织类型的经济体等调查对象开展审慎、全面、及时的调查与核实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及惯例,进行法律问题分析并向委托人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
勤勉、
票并在境内外上市、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境内外收购与兼并、资产重组、银行贷款、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债券及其他股权和债权类融资工具等各类经济活动。
上述各类经济活动中的尽职调查具体要求和目的虽各有不同,但
为提高操作性和针对性,本指引中尽职调查内容及其主要法律依据、关注要点问题将主要围绕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法律业务展开。
时,可适用本指引。
第二章
尽职调查实施原则
第五条 审慎性原则
基于调查对象与调查范围,充分且合理地采取多种调查手段、运用多种查验方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予以复核验证,特别注意不同材料信息间相互印证的勾稽关系,对调查结果尽量做到全面详实、客观公正。
第六条 独立性原则
管部门备案文件等事项。
验核对,并留存复印件。在无法获得原件予以核对查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指定或权威信息披露网站检索、有权主管政府部门询证或访谈核验等方式予以确认。
邮寄或由专人送达,不应全权交由被调查主体递送。
第七条 可循性原则
划,记录尽职调查参与人员、尽职调查具体方式、内容和结果,并保存在尽职调查工作中获取的文件资料。
第八条 重要性原则
原则,确定阐述内容、重点分析问题、核心风险摘要等,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问题和法律风险的分析。
务机构的报告和意见,履行一般的注意义务。
第三章
尽职调查主要阶段
第九条 尽职调查准备阶段
清单准备等几项主要工作。
9.1 背景信息搜集
9.2 法律法规整理
在尽④与标的公司日常运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注意标的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
9.3 尽职调查清单
面或问题,列明被调查对象需要准备的各项文件、材料,以及被调查对象需要专门说明或确认的问题。
9.4 定制尽调清单
。
9.5 特殊商业需求
、保密协议等。
第十条 现场尽职调查阶段
10.1 查阅书面材料
10.2 现场访谈与走访
际经营情况,并可以与标的公司股东、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员工进行访谈,多角度了解标的公司的相关经营情况。
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的问题。现场访谈的对象通常为标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业务部门经理、行政主管等对标的公司具体业务直接负责的相关人员。
步了解相关诉讼或仲裁的背景、案件进度、标的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可能的结果。
、房产、生产场所、重大设备和设施等进行实地走访,以查验是否与书面材料记载的信息一致。如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核查不一致的原因。
10.3 第三方调查
标的公司的该等资产是否存有抵押、司法查封等情况;
况;
心网站、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网站等官方网站的调查标的公司所持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域名、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资产情况;
实确认标的公司合规情况,例如通过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环境保护部网站、“信用中国”网站或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标的公司是否为安全生产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
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权利人是否有涉诉讼情况,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系统查询标的公司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
站,查询标的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被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公开说明、责令参加培训、责令定期报告、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文件等相关监管措施,或被处以行政处罚的情况。
10.4 与专业人士沟通
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交易进程中,委性。
10.5 多种调查手段相结合的全面调查
第十一条 尽职调查总结阶段
,并基于前期阶段搜集确认的事实信息,确定适用的法律、政策或行业惯例,进行相应的法律研究及分析,发现法律问题和法律风险,最终基于委托事项向委托人提出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要编写尽职调查报告、重点法律问题备忘录等尽职调查总结性文件,以向委托人说明尽职调查发现的重要事实和法律问题,并充分揭示法律风险,提供解决方案和后续处理措施。
尽职调查结果旨在为委托人或相关方了解交易标的发点与立足点。因此尽职调查总结阶段的作用与目标主要包括:
11.1 了解基本事实和信息
尽职调查结果应当使委托人或相关方尽可能地发现、了解交易对方及/或交易标的相关法律问题方面的事实、信息。
在资本市场并购及担保的情况,重大资产的权属情况与限制情况和业务运营合规性。
11.2 发现法律问题和潜在风险
够发现调查对象、交易结构和方案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问题,充分说明交易对方及/或交易标的、交易结构和方案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问题、法律风险。尽职调查结果对委托人应当是一种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的途径。
在资本市场并购要员工、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法律关系的承继或续约情况;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导致标的公司运营态势或财务状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法律风险。
只有准确地发现法律问题、正确评估法律风险和相关实践风险,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防范、排除或降低相关法律风险的具体措施;标的公司、交易对象并购前的重大债务及担保风险,对其所持股权、资产的稳定性可能产生风险;标的公司的主要员工、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法律关系的承继或续约情况,对标的公司及资产持续运营可能产生风险;交割前过渡期间,任何可能导致标的公司运营态势或财务状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的诉讼、纠纷等法律风险。
11.3 评估风险并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
(1)暂停或终止交易
尽职调查结果有助于判断交易或委托事项
(2)合理调整交易架构
(3)调整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
尽职调查结果也可以协助委托人谈判、确定交易价格,一方面有利于各方在充分了解交易法律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磋商交易价格、交易条件,推进交易,另一方面也补偿交易完成后仍未彻底解决的法律风险。
(4)提出解决法律问题的建议
在关于并购标的公司的尽变更保证人、变更以其他无关联资产提供抵押担保等方式解除标的公司承担的担保义务,该等解决方案可以设置为交易、投资的先决条件之一;也可通过标的公司相关方、交易对方等主体提供反担保、承担连带债务清偿义务等方式,或交易对方出具相关担保风险补偿、赔偿承诺等,合理控制标的公司相关担保责任风险。
第四章
尽职调查主要内容
第十二条 关于公司主体资格和历史沿革的尽职调查
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法律业务尽职调查中,被调查对象
(1)标的公司设立情况:了解标的公司设立时间、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权结构和股东实际出资情况;查阅标的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会决议、投资协议、公司章程等文件,如公司设立时有验资报告,可了解设立时股东实缴出资情况,如有实物出资情况,可核实是否有相应评估报告;查阅标的公司设立时涉及的商委、国资等主管机关出具的批准文件,股东缴纳出资所涉批准、备案文件;调查标的公司设立时的营业执照、设立登记文件,了解标的公司注册登记的真实性、合法性;必要时,可以实地走访相关注册登记、商委、国资等主管机关、政府部门和当时为验资、评估提供专业服务的相关中介机构。
需对整体改制过程予以重点关注:查阅标的公司整体改制的内部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和外部主管机关相关批复、备案文件、营业执照、公司章程、设立登记等文件,判断标的公司整体改制的合规性;查阅相关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事会、股东会会议情况,调查公司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情况,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如存在重大变化或变更,则需要进一步判断对标的公司持续经营的影响。
(2)标的公司历史沿革情况:调查标的公司历次股东及其持股变动的情况,查阅相关转让协议、投资协议、增资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等,以了解相关转让价格、投资价格,调查股东是否享有除公司章程内容之外的特殊权利(如优先清算权、优先购买权、随售权等),股权变动后修订的公司章程,公司董事、监事等主要管理人员的变化情况;调查历次股权变动中所涉股东的主体适格性,支付投资款、股权转让价款等对价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外汇、商务、国资、税务等主管部门的核准及审查情况,必要时可以走访相关主管机关和政府部门;查阅标的公司相关变更登记文件,查阅历年年度检验、年度财务报告等资料,调查股权变动登记情况和程序合规性。
第十三条 关于股东的尽职调查
对于交易对方或
(1)对股东性质的尽职调查:通过与公司股东或股东的法定代表人访谈,查阅股东有效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登记备案资料等,确认自然人股东国籍、企业股东所属国;对于自然人股东,确认其持股期间是否担任公务员、党政干部、领导干部或是卸职后法定期间,而不得不得担任公司股东或通过其他形式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查阅企业股东的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了解其上层投资情况、控制情况,并结合企业股东自行认定,调查企业股东的性质是否属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国企业或外国自然人、外商投资企业,并基于其特殊性质及相关特别法的要求,确认其作为标的公司股东的适格性和历次股权变动的合法性;查阅股东的公司章程、合伙协议或相关协议,所办理的私募基金备案证明或资产管理计划证明,结合其自行认定,了解股东是否属于私募投资基金或资产管理计划,并需进一步对其管理人的登记文件、资质文件进行调查,充分确认股东的主体合法性、适格性。
(3)对标的公司控制权的尽职调查:调查了解股东的背景,相互之间关联关系,是否存在控制、重大影响或一致行动情况,是否存在一致行动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或承诺等;通过与标的公司股东进行访谈,查阅标的公司在市场监督管理主管机关的登记备案文件、股权质押相关登记文件等,调查公司股份是否存在质押、转让限制或其他权利限制等情形、是否存在诉讼、仲裁或潜在纠纷等情况;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司股东就其所持标的公司股权是否存在质押等权利限制情形、是否存在诉讼、仲裁或潜在纠纷等情况,出具书面声明;查阅公司股东及股权变动历史沿革中各项协议、内部董事会和股东会决议等文件,了解标的公司的主要股东、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化情况或未来潜在变动可能性。
第十四条 关于公司内部治理的尽职调查
、股东决定等文件,了解公司董事、监事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司章程的约定进行选举、变动;调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及投资情况,走访其住所地派出所、申请调取其违法犯罪记录等,并取得经被调查人员出具的关于任职适格性、诚信履职状况的书面声明和相关承诺;了解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情况,包括其曾经担任的重要职务及任期,现任职务及任期,查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已签署或做出的有关保密、同业禁止等义务的协议、承诺等;调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近亲属持有标的公司股份的情况及持股变动情况,分析其是否存在违反勤勉、忠实义务的潜在情形,是否存在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2)公司组织机构和相关内部制度:查阅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关会议规则、关联交易制度、对外担保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内部规则,了解标的公司组织机构的组成以及其各项审议权限、职权和职责;与公司主要股东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访谈,查阅公司提供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文件等资料,了解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实际运行情况,确认公司组织机构的职责及制衡机制是否有效运作。
第十五条 关于公司经营合规性的尽职调查
关于标的公司经营合规性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主营业务的合规性和日常运营的合规性,对于日常运营的合规性,一般主要关注标的公司在纳税、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基础合规性,具体如下:
15.1 公司主营业务的合规性调查
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内容、细分市场、主要供应商和主要客户等,具体了解公司产品、经营模式和主要工艺流程,以确认公司经营是否涉及排污许可、立项审批、环保审批、特殊行业或特殊建筑、设备许可等,并进一步调查公司是否已取得经营必需的相关资质、许可。
15.2 公司日常经营的合规性调查
(1)纳税情况调查:了解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执行的税种、税率,关注公司纳税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公司或税务稽查报告等资料,并与公司内部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进行核对;查阅公司有关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依据性文件和相关凭证。
(2)劳动用工情况:了解公司基本用工情况及其合规性,包括调查公司劳动用工、劳动合同订立情况,调查公司依照当地社保政策和要求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具体情况;查阅公司员工名册及劳务合同范本、社保费用和住房公积金缴纳凭证,与公司负责人、人事部经办人员及员工进行访谈;关注公司是否存在未依法订立劳动合同、违法使用劳务派遣人力的情形,是否存在少缴、漏缴社保费用的情形,是否受过劳动监察部门、社保管理机构的行政处罚。
(3)环境保护方面情况:访谈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务经办人员,了解公司日常经营中环境保护具体措施;通过访谈主管环保部门,调查公司是否履行环保审批程序以及相关程序的合法合规性;通过实地考察环保设备运行情况、走访当地居民、网络调查当地媒体的负面报道,调查公司是否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是否存在重大环境污染情况。
(4)安全生产方面情况:查阅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安全培训制度及其档案记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通过对标的公司管理层或有关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访谈以了解标的公司关于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情况,访谈标的公司主要负责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了解标的公司日常经营中安全生产管理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查阅从业人员参与培训及考核合格的证明文件等。针对属于特殊行业的标的公司,可结合相关适用法律规定,通过对政府部门走访或检索政府部门公示信息,了解公司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或特种行业安全生产相关法规。
第十六条 关于关联交易及独立性的尽职调查
的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依赖于其关联方、标的公司与关联方是否存在关联交易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尽职调查手段和内容如下:
(1)访谈及走访:在调查确定关联方时,首先采用访谈的方式,与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等沟通,向其详尽解释关联方的定义,强调完整披露关联方的重要性,了解该等人员及其亲属对外投资企业的情况以及与标的公司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在对公司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进行调查时,需要到客户和供应商的现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其主要负责人,确认其与标的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2)调取相关方变更登记档案及检索网络公示信息:对于标的公司的主要股东、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应当调取其完整变更登记档案,第三方公司信息查询网站,进一步搜索相关方与标的公司是否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号、联系人、经营范围等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对外投资情况,与该等人员披露的情况进行验证。
(3)相关方出具声明函:尽职调查过程中,标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均需要出具关于其关联方、关联关系的调查问卷与声明函,标的公司的主要客户及供应商也需要出具声明确认其
(4)结合会计师的财务调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尽职调查过步调查该等企业是否为标的公司关联方。
第十七条 关于重大合同和债权债务的尽职调查
业务模式及营业收入、净资产、总资产等财务指标和主要类别合同的内容、性质、影响程度,确定重大标准,并主要选取正在履行以及尚待履行的、对标的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合同进行查阅、分析。
(2)重大合同的调查手段:通过与公司财务负责人、财务经办人员和会计师进行访谈,收集并审阅公司将要履行、正在履行以及虽已履行完毕但可能存在潜在纠纷的重大合同,并根据合同条款分析合同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对照公司内部有关订立合同、使用公章的审批程序、审查权限和授权规定等,调查合同的订立是否履行了内部审批程序、是否超越权限决策;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公司重大合同是否存在或较大可能发生不能履约、违约、延期支付等不能依约履行事项。
(3)重大债权债务的尽职调查:通过访谈公司主要负责人、法务部人员等,调查公司是否有因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动安全、人身权等原因产生的债权债务;通过查阅公司往年审计报告等财务文件,访谈标的公司财务总监、财务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调查公司是否存在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是否因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避免标的公司掩盖资金真实用途、存在虚增利润、藏匿收入、逃避纳税、掩盖关联方资金拆借或不当资金往来等异常情况;查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公共诚信系统,调取诚信报告,访谈公司法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核实公司是否存在不良贷款记录、不诚信行为记录。
第十八条 关于主要资产的尽职调查
(1)对重大资产的基本核查手段:查阅公司房产、土地使用权等相关物权证照,查阅公司商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以及主要生产经营设备等主要财产的权属凭证、相关合同等资料,并于必要时进行实地查看;与公司访谈了解重大资产是否存在法律纠纷或潜在纠纷,是否存在担保、司法冻结等权利限制情况;走访资产所在地主管部门或知识产权登记部门,查阅登记备案信息,核实重大资产权属情况及担保情况;与公司注册会计师、财务负责人等进行访谈,了解公司重大资产的对价支付情况、入账情况。
专利登记簿副本,以确定该专利的实时有效性,避免因标的公司工作人员疏忽导致未及时缴纳专利费及滞纳金而使专利失效。
第十九条 关于诉讼、仲裁的尽职调查
职调查过程中,通过调查标的公司是否存在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仲裁程序,是否存在可能引起上述程序的任何重大违法或违约行为,以及是否存在由于参与诉讼、仲裁程序或被执行而导致标的公司所拥有的资产面临或者已经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或司法拍卖等执行情况,从而充分揭示标的公司相关法律风险,评价其对标的公司产生的影响。主要关注要点包括:
(1)标的公司诉讼、仲裁调查情况的一般调查手段主要包括:与标的公司的讼进展情况,查阅相关诉讼、仲裁的法律文书及其他书面文件,了解诉讼案由、诉讼标的、诉讼请求,以及当事人、争议金额、争议焦点情况;登陆公司注册地人民法院网站,查询标的公司相关诉讼情况,登记人民法院执行情况网站,查询是否存在标的公司涉及的执行信息、被执行失信信息;走访公司注册地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咨询标的公司的诉讼、仲裁情况。
股东或交易对方以及标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涉的重大诉讼、仲裁案件进行尽职调查时,主要核查手段包括;与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或交易对方进行访谈,了解其目前已有或潜在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了解其所持标的公司股权或控制权,是否存在诉讼法律风险;与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目前是否存在已有或潜在的重大诉讼或仲裁,确认其任职资格和履职能力是否满足;通过网络检索,查询相关主体所涉诉讼、仲裁、执行及相关失信公示信息;走访相关主体注册地或住所地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进行咨询。
第二十条 关于上市公司重组并购的尽职调查
若委托人属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是否需依法完成必要审核和注册程序、信息披露义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修订)》,上市公司拟收购资产达到一定比例时,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需要完之后收购资产计划的制定和并购重组项目实施都会有重大影响。
1、收购资产计划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修订)》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收购资产计划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主要标准可以概括为:
(1)实质上构成购买资产
资产交易,具体交易形式可以包括与他人新设企业、对已设立的企业增资或者减资,受托经营、租赁其他企业资产或者将经营性资产委托他人经营、租赁,接受附义务的资产赠与或者对外捐赠资产等。(2)交易所涉相关财务指标达到一定比例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主要为达到一定财务标准,即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或资产净额、相关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50%以上,或/且达到一定交易金额。同时,证券市场监管机关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依法要求上市公司对未达财务标准的重组并购事宜进行信息披露。
握证券行业监管机关和自律机构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定义,以便能够结合尽职调查结果,分析、判断收购交易的性质。
2、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
重组的法定条件,以便通过尽职调查收集、了解相关事实和信息,分析重大资产重组是否满足法定条件。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修订)》第11条规定了各种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均应当符合的实质性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反垄断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重组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有利于上市公司在业务、资产、财务、人员、机构等方面与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保持独立,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独立性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形成或者保持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且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条件;同时,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资产定价公允,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资产权属清晰,资产过户或者转移不存在法律障碍,相关债权债务处理合法。
定并购重组方案、或尽职调查过程中,根据重大资产重组相关部门规章、自律规则和监管机关的释明、指引,充分调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参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各方保密义务的履行情况,以及标的公司、交易对方和上市公司自身内部审议、授权的程序,收购交易所涉的国资监管机关、商务主管机关、行业监管机关的核准、备案程序等。
3、构成“借壳上市”的重大资产重组
借壳上市是重大资产重组达到一定规模,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经营发生变化,具体认定构成“借壳上市”的法律依据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修订)》第13条,其判断要点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情况,相关期限内购买资产交易所涉财务数据及其与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的比较比例是否达到法定要求,购买资产交易是否导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变化等。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借壳上市时,依据上述法律条款,该重大资产重组需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同时该重大资产重组亦需符合其他法定条件,且不违反法定禁止性条款,其中法定条件可以概括如下:符合一般重大资产重组的法定实质性条件;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应当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且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发行条件、相关板块定位,以及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具体条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符合法定合规性要求,以及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不存在可能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或者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关于本指引的说明
策划
温从军
温从军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主任
钱大治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董月英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储小青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执笔
温从军
温从军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主任
钱大治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 珍
)事务所
王振兴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干事
帆
上海律协并购重组专业委员会干事
来 源|上海律协
编 辑|冯小瑜
校 核|卜泓予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司法局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