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1668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下午 17:46
从昨天开始,某公司一年一度股东大会的新闻稿如期而至地刷屏。大鱼和一个朋友探讨时脑洞道:如果某不知名金融从业者说,“没有人能通过做空自己的祖国而成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么听者会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并且觉得这个人就是个傻diao。因为他占用了别人大脑的内存去听了一句带着愤青元素的废话。
但是这句话从一个持有巨量头寸、掌握内幕信息的交易者嘴里说出来,那它就不一样了,它就是“投资圣经”,是投资理念的“瑰宝”。如果一定要去定义什么光环效应,这种行为其实本就是一种认知障碍。大鱼无意于扮演一个腐儒去与世争辩,但求描述客观存在的现象和自己的直观感受,并思索背后的原因。上面这种认知障碍有两类直观的表现。
其一是超人文化。现代历史上,“超人文化”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民众审美的庸俗化、侏儒化,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的辐射范围不仅仅是投资审美。当一个拥有巨量财富的人,他把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都讲过的人生道理,换个配方重新说一遍的时候,这句话则被奉为金科玉律。有时候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好像说的又是对的。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对劲,那就是,我们明明倡导的是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倡导人人都能是愚公,都能是后羿,都能做精卫,那啥时候变成了愚公跪山,后羿拜日,精卫舔海,只能永世去跪,去拜,去舔了?
其二是解构和重塑。类似的社会性的精神病灶不鲜见于不少自媒体“人生领悟”类别的内容输出,有样学样,便似乎成了一种价值表达范式:仍旧是把普世皆明、五岁小孩都明白的规律,通过跳大神的方式重新说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夹杂着神叨叨的语序组装,调动音炮且鬼哭狼嚎的BGM,具备宗教元素的视频素材拼接)。那他为啥要把“精忠报国”换成“没有人能通过做空自己的祖国而成功”,把“天道酬勤”换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呢?为什么小学老师已经给他说了人生的道理,他偏偏要用自己人生的血泪史重新演绎一遍,换个说法呢?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仅仅是一种傻叉行为吗?其实不尽然。
现象说完,感受说完。大鱼更感兴趣背后价值观解构和重塑的运行逻辑。从一个金融从业者的视角,会看到什么。
由于社会分工和工作性质的原因,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熊猫经济过程回顾的文章,内容是二战后,后发国家经济改善的三大引擎:比较优势贸易、初代资本积累和新兴市场红利。这一过程的高速增长,叠加金融新殖民主义下反复上演的苦难,实质上已经足以解构本土文化的价值体系及其表达范式。
比较优势贸易,由于前面几篇文章做过叙述,这里只简单说一说。权当科普。你的老师给你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一开始深以为是,实际上也是如此。后面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你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即美国生产1斤粮食的消耗是1个劳动力,生产1套服装的消耗是2个劳动力;而对应的,你生活在一个后发国家,生产力不如美国那么先进,例如就是越南吧。你生产1斤粮食的消耗是3个劳动力,而生产1套服装的消耗是4个劳动力。于是乎美国的粮食与服装价格比是1:2;而越南的粮食和服装价格比是3:4。当你在越南用1套服装出口到美国,在美国本土换2斤粮食,用2斤粮食回到越南又能换1.5套服装的时候,你会把这个循环无限进行下去,增加自己的财富。直到两国的价格比趋同,然后你继续去换其他的品种。
这是相对比较优势贸易。你发现了创富的金矿,你加了20倍的杠杆融资,去从事这个贸易。那么这个时候,你会不会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会相信了。有人说这是投机,但是西方人给你说,投机者基于自身盈利的动机,缓解了不同地区商品的相对短缺,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达成了统一。但是他没有告诉你,投机者头寸超过某个比例的时候,整体经济剩余其实会发生净下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以往大鱼关于投机者头寸模型分析的文章)。
其实种瓜还是得瓜,种豆还是得豆,但是,土著居民不再相信了。因为他们遇到的情况和自身的萌新状态不足以使他们预见即将发生的事情:价格比趋同、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枯竭、交易清单耗尽等原因会导致贸易动能衰减,最终导致盈利无法覆盖杠杆,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本币剧烈贬值,躺在地上任凭西方人狂割。这个时候来了一堆蓝眼睛白皮肤的老外,问你要不要美元贷款资助,你感觉自己的心情好像坐过山车,享受过荣华富贵,又跌入人生低谷,还遇到了好心给你贷款解燃眉之急的人。按下不表。
同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另外两个后发国家经济引擎的领域:初代资本积累红利和新兴市场红利。
初代资本积累红利简单说,原来你越南的粮食和服装生产都是纯手工。现在美国人卖一点落后的农机和生产线给他,他要不要?虽然是落后的设备,但是生产效率也能比纯手工提高10倍以上。如果是一个越南的企业老板,这个设备他要不要?同等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10倍以上的产出,美元贷款,本息算下来,3年就能回本。他要。于是他的收入会大幅度增长,规模甚至能在本土上市,华尔街的研报会给他唱多,ROE高得好看的不得了,先锋、贝莱德、华尔街股神大举持仓,
大量的美元流动性进入股市,帮他推高股价。他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他看着自然环境被污染,廉价劳动力老龄化,内心可能也会感到无所谓,老一套的价值观,不好使了。其实种瓜还是得瓜,种豆还是得豆,但是这会儿他可能并不认同。有一天美元突然加息了,生产突然过剩了,外需突然不足了,债务危机再次发生。设备和股票的估值突然跌倒1美元了,他要还债,同样的场景出现了,还是那群人,提着公文包来告诉他,愿意1块钱1股收购他的股份,帮他还债,他会突然觉得遇到了上帝。回头领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又不好意思按原话说。正要给其他人做警示教育,新兴市场红利又来了。
新品种,低成本,高价格,均衡之前全是利润。他生产一筐货,成本是2元,卖价是10元,人们的年收入是1元,负债10年买了他的一筐货。人们的负债成了他的收入。他按这个利润率加杠杆锚定了10期生产,股市和商品价格在头寸庄家的运作下一片繁荣。中间的8块钱全是交易费用,一大堆人涌入,秉承着“顾客就是上帝”的舔狗精神,什么人格独立,个人尊严都不要了,是不是很熟悉?而新兴市场到第5期就均衡了,债务再次暴雷。那群提着公文包的人又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国民精神状态的几次起起伏伏。好几次想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类似的价值观,但是好几次又感觉被现实推翻了这个逻辑,且在经历巨大的苦难之后,又想起了这句话,想要拣起来重新信仰的时候,下一波红利又来了。就在这反复拾起又被反复捣碎的过程中,价值观被碾碎了一地。
其实,种瓜还是得瓜,种豆还是得豆。过程中发生的梦幻泡影,是经济红利过于集中的表达,叠加头寸拥有者的推波助澜,为解构传统价值表达范式提供了阶段性的基础,进入一种全民嗑药,头寸是神的状态中。这本就是后发国家的不幸。更大的心灵的不幸,还在于现在这个过程的参与者不得不清醒过来,意识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希望把这个道理告诉后人,但是这个明明是小学老师就说过的,自己原话拿出来说觉得丢人,不得不换一个说法,说一个故事,自己是经历了何种的人生起伏,才悟透一个道理,巴菲特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毕竟,那些头寸拥有者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成了“超人”,用“超人”的话来表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能给自己留三分颜面。
至于这个过程中,“超人”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其逻辑在于,在红利释放的漫长过程中,一般性的价值体系在表象上已经失去了对经济增长和幸福生活的解释度(即便回归底层逻辑来说,一般性的价值体系它依旧是对的),而头寸的拥有者成为了持有定价指挥棒的神明(即便人们解释不清楚他到底是如何影响价格的),或者说,这些手拿头寸的人,成了定价之神的化身。价值之锚开始解构、重塑、货币化;超人文化驱动大众审美的庸俗化和侏儒化。这个过程便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痛苦的事情还在后面,且正在发生。这类似于一个年轻的姑娘在25岁的时候被强迫和一个有钱的土包子结了婚。她看到曾经心里的白马王子竟然沦落到去酒店扫厕所,无奈之下接受了现实。由于家庭财富不少,日子也过得很宽裕,她开始畅想未来的生活规划,也决定改造自己的价值观。把这个男人视作内心的超人,好好和这个男人过日子。很久之后的某一刻,从天上降下来一道雷把这个土包子劈死了。那一刻,她内心将再次承受煎熬。
在红利增速和价值范式回归正常频道之后,这种审美被解构和重塑的心灵煎熬大概率会再次上演。而没有参与过这个过程的人,似乎并没有感到发生过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了解,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